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9期
编号:12712512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9期
     2.3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3.1 11省市队列研究(1992) 我国11省市队列研究中包含TG的测定,这是对中国MONICA研究作了补充(MONICA研究缺乏TG的测定,因而难以计算出LDL-C水平)[8]。研究显示,男女两性LDL-C总平均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各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更为显著。35~44岁年龄组中,11省市男性LDL-C平均水平均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45~55岁年龄组女性LDL-C水平开始高于男性,而55~64岁组,女性LDL-C平均水平多高于同组别的男性。LDL-C水平随男女两性年龄增长同是上升的趋势,然而在上升程度上来说,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性的上升程度较男性明显,男性55~64岁组别与35~44岁组别平均增加0.15 mmol/L,女性则平均增加0.56 mmol/L。

    与TG、TC水平不同,LDL-C平均水平并未明显体现出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
, http://www.100md.com
    2.3.2 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2000-2001) 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中显示中国35~74岁人群总体LDL-C平均水平为(2.85±0.008)mmol/L,其中男性为(2.81±0.013)mmol/L,女性为(2.88±0.013)mmol/L,由此可见,男女两性LDL-C总体平均水平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不同年龄段则存在明显差异,35~54岁男性LDL-C水平普遍较女性高,而在55~64岁组别则相反,女性高于男性。在65岁前,男性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女性则在整个年龄阶段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且上升程度明显大于男性[9]。

    地区差异方面,该研究与11省市队列研究有所不同,血清LDL-C存在与血清TC地区差异特点相似的明显地区差异,在人群中分布特征为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2.4.1 中美队列研究(1983-1984年基线研究) 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样本人群(广州农村样本外)女性血清HDL-C平均值高于男性[10]。研究人群的血清HDL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如北京人群血清HDL-C平均值及中位数高于广州,广州农村女性血清HDL-C平均值及中位数低于其他地区的女性样本。
, 百拇医药
    2.4.2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 文献[6]报道称,我国成年(≥18岁)人群血清HDL-C平均水平为1.30 mmol/L,男女性分别为:1.26 mmol/L及1.33 mmol/L,女性略高于男性。各年龄组别之间差异不明显。城乡居民HDL-C水平相当,均为1.30 mmol/L,可见地域差异不明显。

    变化趋势:从上述5个研究可见,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人群的HDL-C水平在地区、城乡分布及性别差异上均有所变化: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HDL-C水平变现为南北方差异、城乡差异和男女差异均缩小。这种变化变可能与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饮食文化交融有关。

    3 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的研究

    3.1 我国11省市队列研究(1992年基线调查) 多省市队列研究包括TC、TG、LDL-C、HDL-C在内的四个常用血脂指标,结果显示,11个省市的35~64岁调查人群的血脂异常的年龄标化的合计患病率高达42.9%[包括TC、TG、LDL-C边缘升高在内、或HDL-C<1.04 mmol/L(40 mg/dL)中任意一项],血脂升高的年龄标化合计患病率达25.1%。TC边缘升高、高TC、高TG、高LDL-C、低HDL患病率分别为20.40%、9.20%、8.60%、5.30%和11.90%[11]。
, http://www.100md.com
    3.2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流行血调查,调查显示(表5),我国成年人(≥18岁)中,男女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18.6%。(1)性别差异:男女分别为22.2%和15.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呈上升的趋势,18~44岁组、45~59岁组以及≥60岁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7.0%、22.9%、23.9%。(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人群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的城市患病率较高,大城市与第四类农村血脂异常水平患病率差值大17.4%之多。

    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之间也存在差异,我国成年人群(≥18岁)高TC、TC边缘升高、高TG、低HD的患病率分别为2.9%、3.9%、11.9%、7.4%。

    近年虽无全国性的大型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从各个地区的研究可了解近几年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异常患病率。如莫景富等[12]的研究,广东省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60.70%(标化率:56.00%),男女分别为68.90%和54.00%。高TC、高TG、低HDL-C分别为2.50%(标化率:4.10%)、4.5%(标化率:5.0%)、57.3%(标化率49.9%);又如王宝华等[13]的研究,北方人群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57.79%,男女患病率分别为66.34%和48.16%。高TC、高TG、低HDL-C、高LDL-C患病率分别为:39.16%、27.19%、18.18%和11.61%。

    90年代建立的中国11省市队列研究、21世纪初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近年各个地区对血脂水平异常的结果可见,我国人群血脂异常水平的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及地域差异性。

    4 血脂异常的治疗

    4.1 西医治疗

    4.1.1 改善生活方式治疗 (1)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 百拇医药(蔡晓静 何希俊)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