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1期
编号:12761584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1期
     血液中的IL-6来源于活化的单核细胞,是一种参与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因子[3]。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内皮的炎症反应,因而可生成许多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被这些炎症因子诱导产生IL-6,而IL-6又可使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生成大量的PDGF,使得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最终引发高血压。

    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可分泌IL-8,血清不能灭活IL-8,所以易形成局部累积,它能趋化中性粒细胞,在炎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IL-8可介导活化中性粒细胞,继而使其与受体结合,从而改变受体构象,超氧阴离子被启动、呼吸爆发,产生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细胞脱颗粒、破坏内皮细胞基底膜完整性和促进中性粒细胞跨内皮细胞游走,达到损伤细胞的作用[4]。

    TNF-α也是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它参与多种病理生理的发生过程,主要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形成,也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TNF-α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及脱颗粒,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通过促进脂质过氧化增加血管内皮通透性,引起内皮舒缩功能障碍,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和前列腺素;增加炎性介质IL-1的分泌量,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引起结缔组织增多、内膜增生,血管壁僵硬度增加,使得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形成[5-7]。因此,TNF-α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中心环节的角色[8]。
,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眩晕可定位于肝肾,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维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发为眩晕,即肝阳化风。肝肾阴虚,一方面阴虚可致血枯脉涩,日久成瘀,瘀血阻络,髓海失濡;另一方面,阴虚阳亢,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日久亦可致瘀血阻络,气血不能上达,清窍失养,眩晕发作,即瘀血化风。故高血压患者中医病机可用“虚、瘀、风”来概括,并且中医理论认为瘀血停滞导致脉络损伤,脉络损伤反过来又能加重瘀血停滞。针对此病病机,采用养阴柔肝、化瘀息风立法的医院制剂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效果确切。该方由三七、白芍、桑寄生、杜仲、丹参、天麻、萝芙木、地龙、葛根、炒香附、甘草组成。方中三七活血化瘀通络,白芍养阴柔肝息风,共为君药。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丹参活血祛瘀,天麻平肝息风,均为臣药。萝芙木平肝清热,地龙息风通络,葛根生津活血,炒香附理气疏肝,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以上合用,使得阴虚得补,阳亢得平,脉络得畅,髓海得濡、清窍得养、眩晕自止。

    剂量,复方七芍降压片对内皮损伤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本研究显示,与SHR-M组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SHR-K组、SHR-D组及SHR-G组血压均明显降低;治疗3、4周后,SHR-G组血压均低于SHR-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复方七芍降压片有确切的降压效果,且高剂量复方七芍降压片的降压效果较低剂量好。SHR血清IL-6、IL-8以及TNF-α水平存在明显的异常,提示细胞因子IL-6、IL-8以及TNF-α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因子。治疗后,SHR-K组、SHR-D组及SHR-G组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SHR-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HR-G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SHR-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复方七芍降压片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高剂量的效果优于低剂量,复方七芍降压片对内皮损伤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Bogdanski P,Kujawska-Luczak M,Lacki J,et al.Evaluation of selected interleukins,tumor near oasis factor,insulin and lepton in obes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Pol Merkur Lekarski,2003,15(88):347-351.

    [2]朱树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及其防治与心力衰竭[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7(5):331-334.

    [3]朱瑞,王运杰,卞威,等.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35(5):393-397.

    [4]陆如岳,罗利飞,朱红国.3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3):294-295.
, http://www.100md.com
    [5]谭安雄,钱凤,朱耀斌,等.替米沙坦减少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内皮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3):226-229.

    [6]杨静,李新立,陶芳,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栓调节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4):351-354.

    [7]陈建英,陈晓于,谢晓明,等.生脉注射液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J].中南药学,2009,7(8):577-579.

    [8]褚剑锋,陈可冀.炎症与高血压应对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2):95-98.

    (收稿日期:2015-04-13) (本文编辑:王利), 百拇医药(雍苏南 张稳 谭超 王顺民 谭元生)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