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60748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4期
     本研究中显示,DR组HbA1c及FPG水平显著高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NDR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水平一直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糖尿病患者8~10周平均血糖水平,比瞬时血糖更为客观,已被认为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9]。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年糖尿病诊治标准指南中,将HbA1c正式列为糖尿病诊断指标,与血糖具有同等重要位置[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作为临床用于监测血糖控制程度和糖代谢异常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糖尿病治疗和其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11]。

    本研究选择HbA1c和FPG水平作为DR发生的相关性评价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在FPG水平上:DR组和NDR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DR组明显高于NPDR组和NDR组,但NPDR组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文献[12]报道一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多数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缺少正确的认知,心里有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出现情绪低落或自暴自弃的情况,对治疗不抱有希望。这提示着FPG水平会随着DR发生和发展而显著升高,但不能准确反映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病情发展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FPG所反映的为即时血糖水平,比较容易受到饮食、药物、作息、劳累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13]。在HbA1c水平上,DR组明显高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PDR组显著高于NPDR组和NDR组,且NPDR组和NDR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着HbA1c水平会随着DR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这也在相关报道中得到证实,有理由认为HbA1c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14]。有研究报道,HbA1c的水平大于6.3%以上可以看做是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切点,当HbA1c的水平小于6.3%时,可以有效地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HbA1c的数值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的概率越高,HbA1c可以预示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进展或者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指标,从而证实了HbA1c是数据客观的生化检查,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敏感指标[15]。因而HbA1c能更好更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代谢控制的情况,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控制和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研究显示T2DM患者HbA1c和FPG水平与DR发生及病变程度有着明显正相关关系,提示着两者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反映糖尿病控制过程中某一时间血糖的控制水平,还能客观准确的反映患者在某一个阶段血糖控制治疗的疗效。现在对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的生物学作用在许多方面尚不明确,随着研究的深入,需进一步对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之间相关的联系进行探究,这有可能为医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确诊后,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对于危险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和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程度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特别是眼底病变监控的重要指标[9]。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以及生活饮食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治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对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人类视力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6.

    [2]邬存鹃,方瑞忠,张金华.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7):561-563.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1.
, 百拇医药
    [4]金立,赵文杰,车立群,等.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645-2647.

    [5]程远.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41-142.

    [6]谢驰,张兴兵,方严,等.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2):130-132.

    [7]马玲,郭炜,张敬治.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检测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6):53-56.

    [8]刘骁,程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116-117.
, 百拇医药
    [9]胡群.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意义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26-27.

    [10]廖琳,旷琳,彭晟,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92-393.

    [11]陈王灵.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4):3824-3825.

    [12]王君,祖文刚,李媛媛,等.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血清SPARC水平变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12):1441-1443.

    [13]王福建,徐芳,张义林,等.糖尿病眼底动脉多普勒血流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7):590-593.

    [14]荣秀花,曹敏,罗婉莹.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探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9-10.

    [15]叶楠,李甜,廖礼彬,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厚度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5):4891-4894.

    (收稿日期:2015-04-24) (本文编辑:周亚杰), 百拇医药(俞良瑛)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