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36期
编号:12760403
不同BMI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差异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36期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过夜空腹8 h以上,次日清晨8:00抽取各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置于生化仪中测定空腹静脉血糖。入院时测定患者身高、体重,用于计算BMI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体重过低组空腹血糖平均为(14.93±2.11)mmol/L;体重正常组空腹血糖平均为(11.04±4.43)mmol/L;超重组空腹血糖平均为(9.95±3.92)mmol/L;肥胖组空腹血糖平均为(11.23±5.01)mmol/L。体重过低组空腹血糖高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空腹血糖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对糖尿病的认识,早在公元前2世纪,Cappadocia的Aretaeus提出“diabetes(尿症)”一词,用于描述伴有多尿的病态,指明尿症是一种疾病,发生于男人,肌肉及肢体溶解化为尿液,患者不停地饮水、排尿,生命短促,不幸而痛苦。如果得不到饮水即口感、身体干燥,患者恶心、烦躁不安、剧渴,不久即死亡[4]。中国公元前的甲骨文中就“尿病”的记载,就是现在的糖尿病[4]。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单独或同时引起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比2000年增加至少2倍[6]。糖尿病人数的增加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2010公布的“中国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中国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人已经达到9240万人,患病率9.7%,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1]。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体人群95%以上。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并没有明显差异。中国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形式已十分严峻,对国家和人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 百拇医药
    BMI是检测肥胖的主要指标。切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根据与健康危险的相关度定出。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的诊断标准:BMI≥30 kg/m2为肥胖,25 kg/m2≤BMI<30 kg/m2为超重,18.5 kg/m2≤BMI

    <25 kg/m2为正常,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鉴于我国人群的肥胖情况不同于欧美,通过对全国31万人的资料分析,提出了中国成人BMI的分类建议,即: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 kg/m2≤BMI

    <24 kg/m2为正常,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7]。

    空腹血糖(FPG)是指至少8 h没有热量摄入的血糖。一般指过夜空腹血糖。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分泌、各种拮抗激素的水平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发病的关键[8-9]。空腹血糖的升高常因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肝脏胰岛素抵抗导致[10]。内源性葡萄糖输出与空腹血糖密切相关。肝脏葡萄糖合成与输出增加以及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是空腹血糖受损的主要特点。也有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受损与基础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症相关[11]。Hanefeld等[12]发现空腹血糖受损表现出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提示空腹血糖受损具有更大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 百拇医药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有自己的特点,与西方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患者平均BMI只有24 kg/m2,提示中国人为2型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我国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代偿能力差[3]。西方国家饮食结构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而我国的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针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能获得比西方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关注,我国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13]。空腹血糖升高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4]。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也与持续的高空腹血糖密切相关[15]。10 g弹力尼龙丝实验和密歇根神经病筛查提示糖尿病患者相对于空腹血糖受损和空腹血糖正常的患者更加容易患外周神经病变[16]。研究表明,合并有周围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17]。本研究结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指数和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体重指数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无明显差异,而体重指数偏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原因可能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普遍比西方患者偏轻,胰岛代偿功能差,体重指数越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胰岛功能越差,从而空腹血糖水平越高,这样的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也是明显增加的[18]。对于体重指数过低的患者,适当的增加体重至正常范围,也许对于自身胰岛功能能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尤其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有明显的获益的。适当的脂肪是神经的保护性因素[19-23]。

    综上所述,体重指数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百拇医药(万芳 李文斌 兰浩 余杰 宁静 冯徐俊 李梅)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