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针灸临床疗效机制研究中的进展(2)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近10年针灸代谢组学已有一定发展,并形成初步成果,但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2.1 研究病种 近10年吴巧凤等[8]研究团队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了较为系统的针灸机制研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进行代谢组学观察[8-11],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与服用依托必利比较,乳酸、葡萄糖和乙酰乙酸的含量提高,西药组则主要表现为降低胆碱、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水平,说明针灸与药物治疗机理有所不同。其等还利用动物模型先后开展电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情绪应激焦虑研究,发现电针能够调整溃疡性结肠炎、焦虑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稳定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结构同时能够调节大鼠血浆及大脑皮层代谢物含量[9-10]。但其研究病种集中于消化系统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溃疡性结肠炎,未对针灸临床常见疾病如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进行研究,对针灸治疗同类疾病的机制横向比对造成一定困难。
另外,张景雪等[12]观察隔药灸脐针三阴交与针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血浆与尿液代谢产物影响,结果显示隔药灸脐针三阴交组可以直接通过提高一氧化氮、神经降压素,降低缩宫素、组胺的含量来缓解痛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