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148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对比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乳腺癌作为妇科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新辅助化疗(NAC)指的是在实施局部根除手术前进行的全身性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缩小病灶,减少和控制癌细胞转移,尽可能保留患者乳房完整性[2]。但目前临床NAC的治疗有效率仅达到60%~90%,准确评价NAC的治疗效果成为为患者制定后续化疗治疗和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和时机的重要前提[3]。在化疗过程中对于乳腺癌病灶来说,肿瘤血管的产生情况优于对形态学的判断,因此本文通过对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的疗效评估进行准确性和病理一致性的对比,探讨其在临床上的评估价值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8例,平均年龄(41.7±6.7)岁。为评估和对比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病理活检。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后完成手术实施,手术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疗效评估和手术时机选择,在患者实施化疗前均进行体检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2例患者因病情需要于辅助化疗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测和病理学活检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2)临床诊断分级为Ⅱb期和Ⅲ期;(3)患者精神状态良好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