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147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对比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对乳腺癌患者在实施手术前的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能够缩小乳腺肿瘤体积,达到肿瘤降期的效果,通过手术进行巩固化疗,可以明显提高对患者乳腺癌的治疗效果[14]。根据文献报道,NAC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60%~90%,完全缓解率为3%~30%,本研究中治疗有效患者48例,治疗有效率为70.588%,其中治疗有效患者中有6例患者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到8.82%,与文献[1]报道结果一致。

    临床对乳腺肿瘤进行触诊,主观因素明显且对于残余肿瘤的甄别力很差,不能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散布情况,在肿瘤细胞转移和扩散时不能准确触及。因此临床的出诊观察检测对NAC预后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不能进行有效评价。在本研究中,临床体检触诊评价NAC疗效的灵敏度只有57.3%,特异性仅达到59.1%,体检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仅有0.372,一致性较差。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体检触诊时,对NAC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低判现象,NAC治疗后肿瘤缩小与周围组织仍存在粘连情况,体检则无法检测,导致出现对结果假阴性的判断。因此临床体检触诊仅作为参考值对患者情况进行掌握和判断[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二维成像和彩色血流观察的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病灶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大小、血流观察进行高分辨率观测,成为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参考依据,NAC治疗后病灶的血流主要呈现血流减少流速降低等趋势[15]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