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190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两种方法疗效比较(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目前常用于肾囊肿穿刺注射的常用硬化剂有95%无水乙醇(乙醇)、生物蛋白胶、葡萄糖、石炭酸、碘苯酯、磷酸铋、四环素、乙酸、乙醇胺等[10-12]。临床多应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无水乙醇能快速破坏囊壁内衬细胞(1~3 min),而穿透纤维囊较缓慢(4~12 h),对肾实质损伤较小,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在治疗时需注意的是,必须使注入肾囊肿内有高浓度的无水乙醇,并需反复冲洗,较大的囊肿有时需多次硬化治疗才能治愈。传统的单次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行单次穿刺后硬化治疗肾囊肿时,由于囊液无法被彻底引流,由于残留的囊液使注入的无水乙醇浓度稀释,不能达到较高浓度,影响硬化治疗的效果;其次,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囊壁塌陷、或由于呼吸的影响,在抽尽囊液之前针尖脱出囊腔致囊肿残留、复发。

    肾囊肿单次穿刺后因囊液无法被彻底引流,残留囊液可稀释保留的无水乙醇浓度,不能达到较高浓度,从而降低硬化治疗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因囊壁塌陷、或受呼吸的影响,在抽尽囊液之前针尖有可能脱出囊腔,致囊肿残留、复发。本研究采用置管持续引流配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有效克服了传统单次抽液的缺点:(1)经超声引导穿刺置入猪尾巴导管后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