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1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3 讨论

    机械通气最早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夜间低通气治疗;其后应用于COPD急性发作,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扩展到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如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肺性脑病、ARDS等)及慢性呼吸衰竭(如COPD稳定期、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3]。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方式可以发生明显变化,并引发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可以使COPD患者的浅快呼吸方式转变为正常呼吸,从而增加患者的肺泡通气量,而不需要患者增加呼吸功。AECOPD发生时,气道阻力增加,呼吸肌负荷加重,呼吸肌收缩无力,呼吸中枢麻痹,最终导致呼吸衰竭[4]。

    有创机械通气是通过有创的方法创造出人工通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法。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是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有效的救治手段。有创机械通气应掌握严格的适应证,待病因解除,自主呼吸恢复后应尽早撤机脱机,以避免病情反复及各种并发症发生[5]。有创机械通气的优点是:不容易漏气,能够确保有效的通气量,可以纠正呼吸衰竭症状,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引流。但是有创机械通气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如:需要行必要的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手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