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073
高校辅导员职业枯竭现象产生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等高校的200名在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92.0%)。其中辅导员性别比为男性占48.91%(90人),女性占51.09%(94人);工作时间在0~4年的有62人,5~8年的101人,8年以上的21人;学历为本科的有37人,硕士139人,博士8人;未婚86人,已婚98人;无子女97人,有子女87人。

    1.2 研究工具

    1.2.1 马斯兰职业枯竭量表通用卷(MBI-GS) 该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兰发表于1996年的对职业枯竭感测量的量表,于2001年由我国的李超平和时勘进行了修订,量表对被试者的工作进行分类评价,采用0~6评分法,分为情绪衰竭分量表、去人情味分量表和低成就感分量表3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0.79、0.87[5]。

    1.2.2 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 该量表主要针对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问题进行设计,由李虹于2005年编制,量表分别对被试者所面临的24个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价,采用4分制,包括:教学保障分量表、工作保障分量表、人际关系分量表、工作负荷分量表和工作乐趣分量表等5个分量表。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6]。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