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177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27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具有病情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带下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到妇女的身心健康[1]。在西医范畴中,带下病包括阴道炎、急慢性盆腔炎、子宫颈炎、妇科肿瘤等引发白带异常的妇科病症,发病率及复发率极高。中医认为,带下病多由湿热、肾虚、脾虚、寒湿等病因引发,其中以湿热型临床最为多见[2-3]。临床辨证主要是依据带下量、质、色、气味等进行判断,若带下量多且色黄,质黏稠,气味臭则可判定为湿热下注型,但临证时仍需结合患者全身症状与病史等进行综合评定以做出正确辨证。中医治疗带下病原则上是以升阳、健脾、除湿为主,辅之固肾疏肝,而对于湿热下注型则应以清热除湿为主[4]。龙胆泻肝汤方出《兰室秘藏》,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是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经典要方之一。为进一步探讨龙胆泻肝汤在湿热型带下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2012年

    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湿热型带下病患者分别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与西药治疗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