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086
胫骨前侧单切口手术入路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6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36

    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往往发生于扭伤、摔伤等低能量的损伤中,关于其损伤机制仍然停留在假说阶段,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甚少。并且,文献中对于胫骨干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分型、治疗报道也较少。而且,此种损伤样本量少,术前后踝骨折漏诊率高,后踝骨折常常在手术才被发现。众所周知,胫骨骨折固定手术过程中对踝关节骨折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将引起进一步移位和踝关节不稳,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本院于2008年2月-2014年4月收治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43例.其中无明显移位后踝骨折23例,有明显移位后踝骨折2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无明显移位后踝骨折(Ⅲ型)23例,有明显移位后踝骨折(Ⅳ型)20例;28例为扭伤,15例为高处坠落伤。所选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38岁,左侧30例,右侧13例。胫骨为螺旋形骨折,内下外上型,4例腓骨中段骨折,39例为腓骨近端螺旋形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在受伤后2~6 h入本院,3~5 d内手术。

    1.2 方法

    1.2.1 骨折分类方法及纳入标准 经X光片、CT、MRI扫描后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