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35期
编号:12982462
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血管相关性对比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35期
     2.3 头颈部血管CTA结果 IWI组中13例存在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责任血管颈内动脉(ICA)中重度狭窄3例,大脑中动脉(MCA)中重度狭窄9例,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均中重度狭窄5例;急性LI组,4例重度狭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3例,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3例,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同时中度重度狭窄1例。具体狭窄程度,见表2。两组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分水岭脑梗死通常与颈内动脉狭窄有关,其梗死面积比腔隙性梗死大,在皮质下存在2个或2个以上圆形梗死灶[7-8]。有研究表明,IWI病灶的平均直径为15.0 mm,而穿支病灶所致病灶的平均直径为7.1 mm[9-10]。但是单纯依据梗死灶大小难以区别,且两者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也存在很大差异[11-12]。

    CT脑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性检查方法能提供脑血流动力学信息,包括CBF、CBV、TTP及对MTT等参数,能更有效、并量化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的改变[13],为研究头颈部血管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受损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