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35期
编号:12982230
颈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疗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35期
     1.2 获得性颈部椎管狭窄

    1.2.1 退行性变 (1)中央区狭窄:不伴有先天性骨性狭窄,由于骨质增生造成骨性椎管狭窄的脊髓性颈椎病。(2)外侧区椎管狭窄:不伴有先天性骨性狭窄,由于骨质增生造成骨性椎管狭窄的神经根性颈椎病。

    1.2.2 混合性 骨性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或后纵韧带骨化症。

    1.2.3 医源性 广泛手术减压后形成瘢痕压迫,比较少见。

    2 影像学诊断

    2.1 X线诊断 骨性椎管狭窄是本病存在的基础,这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椎体中部的椎管前后径狭窄,是由于发育性的因素造成的。另一个是椎管以椎体边缘为主的骨增生部位的椎管狭窄,通过观察颈椎X线的侧位片可以判断这样的情况。

    2.1.1 颈椎移行部和上位颈椎 这一部位的狭窄常常和先天性畸形、类风湿关节炎有关。寰枕融合、软骨发育不良经常可以造成颈椎管狭窄和不稳定而引起脊髓压迫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引起寰枢椎或枢椎下的半脱位导致上位颈椎管的狭窄。

    2.1.2 下位颈椎 下位颈椎主要应该注意是否存在骨性椎管狭窄。一般C4~6是椎管最狭窄的部位。通常认为椎管直径在14 mm以上为正常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