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腺病毒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2)
【Key words】 Acute adenovirus pneumonia; Sepsis; Serum procalcitonin; Interleukin-6; Tumor necrosis factor-αFirst-author’s address:Foshan San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Foshan 52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05
儿童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原为腺病毒(ADV),其中重症肺炎占据了19.3%[1]。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热时间长、容易引发多系统并发症、临床症状严重、病死率高。有研究指出腺病毒引起的重症感染均可发生脓毒血症或启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且SIRS持续时间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2]。急性腺病毒肺炎合并脓毒症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多种免疫调节的失衡有关,如炎性反应介质出现爆发性的失控、凝血机制出现异常等,随着对内源性炎症介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脓毒症的诱因并不仅仅与细菌以及细菌内毒素有关,炎症介质才是引发脓毒症的关键[3]。同时研究报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