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冠状位力线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黄杰华 郭汉明 张彦 康 明 王大城亚洲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冠状位力线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黄杰华①郭汉明①张彦①康 明①王大城①
目的:研究接受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亚洲患者术后下肢冠状位力线矫正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术后HKA角分为轻度内翻组(174°≤HKA<177°,n=114)和完全纠正组(HKA为180°±3°,n=98),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内翻组术后的VAS及HSS评分均优于完全纠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下肢冠状位力线无论是完全纠正还是轻度内翻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前的疼痛,并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相对而言,由于亚洲人的下肢力线普遍存在轻度内翻特点,因此维持术后下肢力线轻度内翻会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冠状位力线; 轻度内翻; 临床疗效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完全纠正的下肢冠状位力线(HKA角为180°±3°)是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1-2]。文献[3-4]报道显示,当下肢力线变异度大于3°,特别是内翻大于3°时会导致较差的临床疗效,并有可能导致植入物的使用寿命降低[1,5]。但也有研究发现,亚洲人的下肢力线因股骨冠状位轻度内翻或者矢状位的股骨前弓,甚至有部分人合并胫腓骨的轻度内翻,正常关节的膝关节中心均位于髋关节及踝关节中心连线稍偏内[6]。另一方面,膝关节骨关节炎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中占很大的一部分,而且大部分都是合并内翻畸形,约占骨性关节炎患者的90%,这部分内翻畸形的患者可能存在膝关节内侧软组织(如内侧副韧带及内侧关节囊等)挛缩的情况。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进口关节假体基本都是针对外国人(主要是欧美国家)下肢力线特点设计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亚洲人这一人群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冠状位力线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病例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0例,女102例,平均年龄(69.8±7.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排除标准:(1)存在关节外畸形;(2)骨肿瘤患者;(3)合并同侧髋关节畸形;(4)术后出现感染;(5)合并严重内科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1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