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3期
编号:13253228
产后42 d早期盆底康复对盆底功能障碍预防的超声评估(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3期
     临床研究表明,产后42 d是盆底康复的黄金时期,若能在此阶段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则可明显降低PFD的发生率[9-11]。盆底康复治疗中的电刺激治疗通过对产妇阴道施加不同强度的电流,对盆底肌肉神经进行一定的刺激,提高其兴奋性,促进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的恢复,促进终末运动单位增加和肌纤维代偿性增生,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强度和弹性,促进其肌力恢复[12]。另外电刺激能对膀胱兴奋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训练计术,通过操纵感觉不到或意识不到的肌肉生理活动形成视觉或听觉信号,并向患者反馈,使其确实感受到肌肉运动,并学会控制和改变生理过程,促进盆底张力的恢复,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3-14]。然而该病的治疗要求医师全面评估病情,评估尿失禁和盆腔器官的脱垂位置及程度,明确肌力受损部位[15]。

    阴道超声不仅能显示各腔室的空间及位置关系,并对脱垂或膨出的器官能准确判断,对前腔室脱垂者植入网片的位置、移动度进行准确评估。经阴道口超声能够清晰观察到膀胱、尿道、耻骨联合等盆腔脏器,可在压力状态和静息状态下测量膀胱颈的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间距等在盆底康复治疗前后的变化[16-17]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