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7881
乌司他丁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6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依次编号1~60号,按随机对照研究原则,规定1~20号所对应的编号病例为乌司他丁组(1组),其中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50.20±3.71)岁;21~40号为甲基强的松龙组(2组),其中男19例,女1例,平均年龄(49.12±3.97)岁;41~60号为空白对照组(3组),其中男19例,女1例,平均年龄(50.03±3.2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我国2012年制定的亚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的患者,起病较急,2~26周出现以下表现:①极度乏力,有明显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③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④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7]。(2)排除标准:①混合有药物性肝炎或其他因素所致肝衰竭、合并有其他疾病患者;②因经济因素无法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或其他治疗者;③在被告知后拒绝加入研究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