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102878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29期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卒中、认知障碍或两者同时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读、失认、失用、执行力障碍,最终可导致VD。VD已经成为中国老年人痴呆的第二大原因,患病率仅次于AD[4-6]。临床上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多種病因均可引起血管性认知障碍。导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其发生率为15%~30%[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年升高,60岁老年人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达9%[8]。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是VD的重要危险因素[9-10]。颈动脉狭窄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可能为:(1)脑灌注不足,脑组织在长期慢性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出现退行性病变甚至萎缩[11];慢性脑低灌注造成脑白质病变引起认知损害[12-14]。(2)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并脱落,引起局部血管堵塞,导致认知功能区供血减少[15]。(3)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影响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血管反应性降低[16]。通过治疗颈动脉狭窄可能是预防和干预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