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908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34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呼吸科和血液科收治的具有IPFI高危因素的肺部感染患者65例。纳入标准:符合2007年肺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4];宿主发病危险因素≥1项;IPFI 1项临床特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1项微生物检查依据。排除标准:年龄>80岁;合并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者;不能配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者;其他肺部感染疾病者。最终纳入试验组共30例,其中经组织病理学(标本均采自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确诊6例,临床诊断24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均积极给予抗真菌治疗,并随访3个月。选取同期收治本院呼吸科的单纯肺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要求避免使用血液制品、血液透析,磺胺类抗生素和食用真菌类食物,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胸部CT检查,明确肺部病变部位后均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将电子支气管镜前端紧密嵌入病变段口,先给予少量利多卡因,之后分4~5次给予37 ℃生理盐水,20 mL/次,共80~100 mL,给予负压吸引,回收BALF于收集瓶中,一般回收率为40%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