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267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34期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相关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纳入标准:(1)术后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能正常进行沟通交流,格拉斯哥评分>12分;(2)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入院时血压高于180/110 mm Hg;(2)有抑郁、焦虑症病史;(3)发病时间已经超过12 h;

    (4)自身意识模糊,思维不清晰,不能阅读且理解实验评分标准,或者不能准确表達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想法;(5)排除其他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此次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研究。依照住院顺序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讨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平均年龄为(61.26±3.25)岁;女15例,平均年龄为(62.15±3.44)岁。对照组中,男18例,平均年龄为(63.11±2.91)岁;女17例,平均年龄为(62.58±3.4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氧气吸入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等。

    1.2.2 观察组 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休养环境,维持好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不定时开窗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流通,让患者感觉舒适,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2)良好护患关系建立。在心脏监护室,许多患者会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