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影响的相关分析(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并经过1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配戴普通近视框架眼镜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近视度-0.75~-6.00 D,散光度-1.50~-3.75 D;(2)无其他眼部疾病。排除标准:有眼部外伤史、手术史、近期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加,告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此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严格的视力检查。对照组患者配戴普通的近视框架眼镜。观察组镜片由台湾亨泰公司提供的第三代角膜塑形镜,材料为Boston XO,DK值100,镜片采用反几何四弧设计,总直径9.80~11.60 mm。对观察组患者而言,角膜散光≤1.50 D的患者推荐使用4弧区普通球面设计的塑形镜,角膜散光>1.50 D患者选择平行弧为Toric设计(根据角膜地形图形态自行设计),其余3弧区球面设计的塑形镜,采取过夜配戴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配戴前及配戴6、10、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