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233962
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对比(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8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戴眼镜后视力、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3个月,两组戴眼镜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前,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得到显著提升,病情均得到改善,且注射康柏西普的改善幅度均更為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与康柏西普特殊的分子结构有关,康柏西普结构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合成的全人源化重组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均由人工排列,其独特的结构使得康柏西普能够完全穿透视网膜屏障进而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因此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力均明显高于其他同类药物[12]。众多研究也表明,康柏西普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药物作用持久,能特异性地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调控血浆纤溶酶原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3-14]。而相比之下,曲安奈德则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管弹性,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延缓DR的病情进展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5]。治疗后3个月,两组戴眼镜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