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13期
编号:13303952
术中实时超声技术辅助定位清除脑内血肿(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3期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记录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2)术后24、72 h观察患者血肿清除情况。(3)术后3、7 d记录患者GOS评分:1分为死亡;2分为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清醒时眼睛可睁开);3分为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无法自理;4分为轻度残疾但尚可独立生活,在旁人陪同下可工作;5分为恢复良好,基本可正常生活[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50.19±4.44)岁。其中创伤性脑出血15例(交通事故10例,工地伤1例,摔伤4例),血肿位置:额叶10例,顶叶5例;自发性脑出血25例,血肿位置:基底节区17例,额叶2例,顶叶1例,颞叶2例,枕叶1例,小脑2例。参考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69岁,平均(50.22±4.50)岁。其中创伤性脑出血14例(交通事故8例,工地伤2例,摔伤4例),血肿位置:额叶9例,顶叶5例;自发性脑出血26例,血肿位置:基底节区16例,额叶3例,顶叶1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病灶发现率为100%,所有患者血肿形态、部位以及皮层距离均被准确定位。参考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未见死亡病例。

    2.3 两组术后24、72 h血肿清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72 h血肿清除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参考组的2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1,P=0.034),见表2。

    2.5 两组术后GOS评分比较 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GOS评分均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血肿引起的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基本明确,因此准确评估血肿位置、体积及范围有着重要意义。早期血肿体积、意识障碍程度、血肿进展、脑室扩张等,因此术中快速定位血肿,并彻底清除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以减缓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十分重要[6-8]。以往临床在脑内血肿清除中,多依赖于CT诊断,虽然CT检查能够客观反映脑内血肿进展状况,然而其可操作性、连续监测性较差[9-10],因此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神经导航系统以及脑立体定向系统等在临床广泛使用[11-12],其中脑立体操作耗时耗力,同时价格昂贵,术中受脑移位影响,定位准确性下降,手术安全性与可靠性下降,因此难以在临床推广使用[13]。超声具有安全、方便、价廉、可实时监测手术进程等优势,在全程手术中均可使用,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脑移位、病灶切除程度等准确信息,提高手术准确性[14-16]。而手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显示病变切除程度,有效避免病变残留。本次研究,观察组术中血肿定位、大小等均理想显示,手术均成功实施,观察组术后24 h、72 h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3、7 d GOS評分均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这一观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病灶周围血管走形可准确显示,减少术中对重要血管、功能区的损伤,降低致残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自CT在临床广泛使用后,文献[17]报道外伤性迟发性颅脑血肿病例逐渐增多,在颅脑损伤中占1.37%~10.00%,死亡率为19%~71%。目前临床关于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基本明确,如脑挫伤基础上继发出血、脑血管舒缩机制障碍、术前脱水降压剂用量过大、过度换气以及大骨瓣减压不当等,颅内压骤降,进而引起迟发性血肿的发生[18]。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血肿清除术前发现对侧瞳孔散大、血肿清除术中发现脑组织膨胀,则需在CT、超声引导下实时了解颅内情况,及时发现血肿并有效清除;术后行动态超声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达到较好预后。本次研究中,两组术后均有迟发性颅脑损伤,行再次手术治疗后血肿消失。

    综上所述,术中实时超声技术辅助定位清除脑内血肿,能够使临床医生准确掌握病灶大小、范围以及方位,有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勇,范国峰,潘涛,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白蛋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6):839-841.
, http://www.100md.com
    [2]杨彬,王亮,李罡,等.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117-119.

    [3]张丽娜,艾宇航.超声与颅内压监测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8):686-689.

    [4]徐兴华,陈晓雷,张军,等.多田公式计算脑内血肿体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2):87-91.

    [5]孙业富,夏爱萍,张志锋,等.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及评价[J].广东医学,2017,38(3):420-424.

    [6]曹立波,傅啸龙,张冠军,等.脑外伤血肿膨胀与颅内压增高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5,34(5):574-580.
, 百拇医药
    [7]高闯,江荣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新策略[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12):1293-1296.

    [8]欧洋,宋宝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2):148-151.

    [9]曹征,兰军.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治疗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2):150-151.

    [10]乔燕,陶定波,刘丽.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1):19-22.

    [11]冯广才,张新定.神经导航系统及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46):61-62.
, 百拇医药
    [12]周健,关宇光,鲍民,等.立体定向辅助系统引导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2):173-176.

    [13]郭强,朱丹,张玮,等.立体脑电图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3):261-265.

    [14]吴京雷,罗明,李乾锋,等.术中超声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成功率[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07-2509.

    [15]张霓嘉,于书卿.术中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5):460-463.

    [16]陶敏慧,常诗卉,曾苗苗,等.高强度聚焦超声经颅脑肿瘤治疗焦域的仿真研究[J].应用声学,2016,35(4):324-333.

    [17]周志坚.迟发性颅内血肿致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0):2993-2994.

    [18]马一鸣.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27-30.

    (收稿日期:2018-02-06) (本文编辑:周亚杰), http://www.100md.com(李奕秋 沈冠豪 卢智 朱道平 沈绍星 华春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