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
编号:13335281
腹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30期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均很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调查发现,接近74%的肝癌患者曾感染或現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85%的患者患有肝硬化,且难以治愈[9]。原发性肝癌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研究认为其与相关毒素、真菌、亚硝胺类化合物及上述提到的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等有关,且环境也会对其发病造成一定影响[10]。早期患者发病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肝脏持续性疼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腹痛腹胀等,诊断较为困难,很多患者来医院就诊时癌症已接近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导致该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所以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处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指导临床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1]。

    腹部超声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以人体组织为介质,在人体内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将声波进行反射,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患者疾病的方法[12]。它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安全无辐射、诊断准确以及成本费用低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及相关癌症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在本次研究中,利用腹部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检查,准确发现病灶位置,肿瘤数量、大小、包膜情况及周围暗环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