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33期
编号:13266209
DSA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33期
     1.2 方法 患者均于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CT、MRA和DSA检查。(1)CT检查: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无间隔扫描。操作过程由两名经验丰富且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CT诊断标准:扩张即为基底动脉/椎动脉直径≥4.5 mm;延长即为同时基底动脉分叉处高于鞍上池或位置超出鞍背或斜坡范围[6]。高度和位置评分参照Smoker评分法,其中高度评分标准如下:鞍背平面以下即0分;鞍背至鞍上池间为1分,鞍上池至第三脑室底间为2分,超过第三脑室以上为3分。位置评分标准如下:基底动脉介于鞍背和斜坡正中为0分,旁正中之间为1分,旁正中至边缘间为2分,边缘以外为3分。VBD即高度或位置评分≥2分。

    (2)MRA检查: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重复时间22 ms,回波时间6.9 ms,翻转角19°;三维采集快速低角度激发回波,对扫描所得原始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进行三维重建。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放射科医生参与MRA的阅片工作。(3)DSA检查:使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大型平板数码C型臂X光机,患者均进行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