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87996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应激及希望水平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8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8.024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主要症状为大便形态改变、便血、肠梗阻及腹痛等,发病年龄多在45岁左右,现青年人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胃肠道肿瘤中均位居第二位[2]。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的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是手术,而永久性肠造口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将大肠内容物通过腹壁的开口排入袋子,形成人工肛门,改变了正常的排便方式,导致患者排便不能自控,产生负面情绪,降低生存希望。通常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应激及希望水平都极大地影响着患者康复,最终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3]。激励式护理干预是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加快患者恢复[4]。本研究将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应激及希望水平的影响进行观察,为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