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88158
肠道菌群、机体免疫与肿瘤放射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8期
     4 放射治疗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4.1 放射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许多细菌对辐射敏感,而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和小鼠的上皮表面微生物群的变化已经被发现与治疗副作用如口腔黏膜炎、腹泻、肠炎和骨髓衰竭等有关[12]。放射治疗对肠道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辐射引起的毒性作用方面,其中关于辐射引起的肠炎的研究最为多见与透彻。有研究显示,辐射可以诱导肠隐窝中的细胞凋亡、破坏肠道屏障、改变微生物结构,从而导致肠道炎症、破坏微生物介导的黏膜稳态、影响先天与后天的免疫系统[13]。研究还发现,辐射引起的胃肠毒性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相似性,两者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并且多表现为腹泻、直肠出血和吸收不良等症状。临床研究显示盆腹腔放射治疗后,放射治疗引发放射性肠炎的患者相比较无放射性肠炎患者具有更高比例的肠道菌群紊乱,主要表现为粪便中杆菌和放线菌水平上升和梭状芽孢杆菌水平下降;在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肠病患者中出现小肠细菌的过度生长。综合来看,辐射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进而促进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患者,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放疗后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风险增加29%~46%。这暗示着紊乱的肠道菌群环境会增加放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放射治疗可引起菌群紊乱,而肠道菌群的紊乱又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14]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