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381349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鼻咽癌颞叶放射性损伤的应用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2期
     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受到越来越多医师肯定,在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DTI能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特征的信息,它是在常规MR的SE序列中加入一对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梯度脉冲,第1个梯度脉冲引起所有质子自旋,从而引起相位变化;而第2个梯度脉冲使其相位重聚,由于运动的水分子在第2个梯度脉冲不能重聚相而引起信号的下降,通过信号的衰减可计算出水分子扩散的能力。侯毅斌等[20]研究表示,采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能明确诊断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脑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第1组的FA值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组的FA值高于第1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第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ADC值随放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放疗各组较对照组最大本征值λ1明显下降,且其变化趋势与FA值接近,为第1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第2、3组较第1组有所回升但仍略低于正常对照组。四组M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DTI是对脑白质髓鞘变化比较敏感的MR成像方法,利用DTI得到弥散两方面的信息,(1)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程度,用各向ADCiso表示。(2)弥散的各向异性程度,以部分各向FA表示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