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79226
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3期
     3.2 影像學表现 神经鞘膜瘤首选磁共振检查,肿瘤在MRI T1加权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呈较高信号,注射强化剂后大多强化明显,有时囊性变边界清楚[3]。本文其中8例病变位于颈段,13例病变位于胸段,9例病变位于腰段。术前均需行CT及X线片检查,必要时需行CTA血管成像检查,明确骨质破坏程度,了解血管走形情况,决定是否需行植骨融合及钉棒系统内固定,防止椎弓钉进入时损伤血管。CT及X线片可了解患者有无脊柱畸形、骨质破坏程度,部分患者可发现稍高密度肿瘤。

    3.3 病理学特征 神经鞘膜瘤多数为WHOⅠ级,美国的数据研究证实,大约96%的神经鞘膜瘤为WHO Ⅰ级[4];本资料中病例神经鞘瘤27例(其中4例伴有囊肿及出血),神经纤维瘤3例。

    3.4 临床治疗 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膜瘤首选手术治疗,部分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选择放射治疗[15]。(1)手术入路及体位选择 由于肿瘤位于椎管内外,常选用经典手术入路后正中入路[16-17],直达病区肿瘤所在,少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其他手术入路如前方入路、侧方入路;而本组病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