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372349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急诊超声诊断及超声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6期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检查与急诊超声检查,其中X线检查:主要为胸腹部透视或者摄立+卧位腹部X线片,对腹部肠腔有无软组织影及消化道穿孔或梗阻征象进行观察。急诊超声检查则选择超声仪器GE Logiq E9、GE Vivid E9、东芝Aplio 500、Aloka Arietta 70等处理,腹部探头频率为3~5 MHz、浅表探头频率则为10~12 MHz。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常规腹部扫查,发现病灶则实施纵切面、横切面、斜切面扫查,配合患儿改变体位予以病灶实时观察,可见清晰病灶则停顿扫查,对包块位置记录,测定包块大小,并对病灶内及周围肠系膜淋巴结情况进行观察。小儿经过超声检查提示肠套叠后,均进行了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术,对未能成功复位者行手术处理,对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提示未见肠套叠且临床不能排除肠套叠的,再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对所有病例均进行为期半年以上随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诊断结果,重点对急诊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超声诊断符合76例、误诊4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