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3419346
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9期
     精神分裂症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属于一组病因复杂的重性精神病,常涉及感知、情感、思维及行为等方面,导致精神活动的不协调[1]。但是,发病后患者意识清醒,并不会对智力产生影响,部分患者可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2]。抑郁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慢性、复发率高等特点,能加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更大[3]。西酞普兰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能对五羟色胺转运体基本位点与异构位点发挥作用,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有助于抑制五羟色胺的再摄取,但是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较少[4-5]。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西酞普兰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2例。(1)纳入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裂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抑郁诊断标准[6];符合西酞普兰、奥氮素药物适应证,均未见过敏;近期使用其他抗精神药物者。(2)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疾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或更年期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难以耐受治疗者;合并癫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抑郁障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