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21期
编号:13416802
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与视网膜劈裂参数的关系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21期
     患者近视6.00~20.00 DS,矫正视力:眼前指数至1.0。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分别进行B超檢查与OCT仪检查。(1)B超检查。通过眼科A/B超声诊断仪(法国光太,AVISO S型)对后巩膜葡萄肿与球壁进行B超检查,探头频率设置10 MHz,选择机械扇形扫描方式。对所有患者均于水平轴位扫描下进行眼球的前后径测量,从水平轴位与垂直轴位多方位进行扫描,观察其眼球壁后部膨突形态以及后部球壁内表面状况。(2)OCT仪检查。通过ZeissCirrus HD-OCT仪对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进行检查。眼底后极部应用6条经黄斑中心凹的放射状线性扫描,对扫描线的间隔设置为60 b,近周边部眼底采用垂直或水平的单线扫描。扫描线长取6或9 mm。视网膜劈裂指的是视网膜神经的上皮层间发生分离。高度近视眼继发视网膜劈裂经OCT图像检查可分成外层视网膜劈裂与内层视网膜劈裂两种。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后巩膜葡萄肿形态进行分型,分析各形态患者与视网膜劈裂参数的相关性。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与视网膜劈裂情况。根据B超探查结果将后巩膜葡萄肿分为弧形、矩形、楔形、锥形4种不同的形态,其中弧形后巩膜葡萄肿各角度探查的眼球后壁弧度相似、未见明显的锥形出现,与锥形后巩膜葡萄肿相鉴别;楔形后巩膜葡萄肿水平或垂直轴位探查的后部球壁形态为锥形,与之垂直角度的形态为矩形与锥形、矩形后巩膜葡萄肿相鉴别,见表1。视网膜劈裂的B超影像主要表现后巩膜葡萄肿后部的眼球壁内表面欠光滑,或者纤细膜状回声带在球壁附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