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31期
编号:13441241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31期
     1947年,r-PA首次在动物组织中被发现,它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12]。在正常状态下,纤溶酶在血液中含量较低,但它在纤溶酶原激活剂活化的状态下,能被转化为大量纤溶酶发挥作用,随即纤溶酶可以把高分子纤维蛋白裂解成具有可溶性的低分子质量产物,这是rPA在溶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rt-PA是人们在t-PA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子结构重组,进一步提高了t-PA的溶栓效果[13]。1995年,美国国立神经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首次提出rt-PA在急性脑梗死发病3 h内治疗有效。rt-PA能高选择性的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能更快地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溶酶快速溶解血栓,能迅速挽救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在临床治疗脑梗死中广泛应用[14]。

    血小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判断凝血状态的重要指标,其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反应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是系统性溶解作用的标志物,在溶栓治疗后此指标会升高,因此临床把它作为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发现,两组凝血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以血小板逐渐下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先升高后下降为主要走势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