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32期
编号:13440337
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32期
     目前推拿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法逐渐向综合系统进行发展,受中医整体观念的影响,临床经验不断总结,推拿也逐渐形成经络推拿、腹部推拿、脊椎平衡推拿以及正骨推拿等多个流派[15]。以往对于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主要是局限于颈动脉以及颈部的研究,但是在临床研究以及病理分析中发现,患者同时存在双下肢不等长以及脊柱不平衡等情况,从而对颈椎平衡造成影响[16]。因此,采用单一的颈部推拿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更好,这可能是在用脊柱平衡手法推拿可更好地对患者病理性骶髂关节错位、棘突偏歪以及双下肢不等长情况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颈椎局部手法,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疗效[17]。

    脊柱是人体的主干,双下肢不等长可由骨盆及骶髂关节解剖性不对称导致,从而导致患者在走路时重力不对称传导,脊柱的受力平衡被破坏[18]。受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相应脊柱节段的韧带、筋腱、肌肉以及关节等发生解剖位置改变,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19]。上颈椎体的保护性过度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着密切联系,因上颈椎体解剖位置改变,从而对椎动脉产生影响,使其发生扭曲。采用脊柱平衡手法进行推拿治疗,可以使患者双下肢恢复等长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