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36期
编号:13431799
补骨强筋方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炎症因子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36期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年龄41~58岁,平均(52.73±4.21)岁;骨质疏松病程0.5~4.2年,平均(2.58±0.67)年。对照组年龄43~59岁,平均(51.86±4.62)岁;骨质疏松病程0.4~5.3年,平均(2.34±0.5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3,P=0.01),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BMD比较 治疗前,两组腰椎及股骨颈BMD水平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及股骨颈BM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及股骨颈BMD水平比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BGP、OPG、CTX-1、CT比较 治疗前,两组BGP、CTX-1水平均较高,OPG、CT水平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