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2
编号:13483979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9年9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PPHN患儿资料。PPHN临床诊断标准:(1)通过病史、体检,同时结合动脉导管开口前(右上肢)与动脉导管开口后(下肢)动脉血氧分压差10~20 mm 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两处差值在5%~10%或以下;(2)在适当通气下,新生儿早期出现严重发绀、低氧血症,胸片病变与低氧血症及症状和体征不平行,并排除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3)超声心动图通过测量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0 mm Hg;(4)超声心动图显示经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存在右向左分流[1]。纳入标准:符合PPHN诊断标准[1];拥有完整相关数据(包括母婴双方资料);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完成分娩过程。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肺部疾患;伴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情况极度不稳定;存在研究者认为需要排除的其他情况。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本研究已经过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分析两组基础资料、原发病资料及预后等情况。基础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母亲年龄、性别、生产方式、是否双胎或多胎、产前妊娠期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绒毛膜羊膜炎、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等;原发病包括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相关合并症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新生儿肺炎、气胸、肺出血、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