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6
编号:13473164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6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临床控制血糖、调脂、抗血小板凝聚、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机械取栓治疗。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一侧股动脉,置入6 F导管鞘。泥鳅导丝导引下将6 F导引导管置入责任动脉。微导丝导引下将Rebar-18微导管通过血管闭塞段到达血管远端,造影观察远端血管床前向血流是否通畅,送入Solitaire AB型或FR型支架,跨过闭塞段释放在相关的靶血管内。等待3~5 min后,经Y阀旁路回抽保持负压,同时将支架连同微导管一起经导引导管撤出至体外,观察支架上有无血栓块附着,造影复查了解闭塞段血流状况,若造影发现血管再闭塞,则采取同样的方法再次进行取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治疗。取栓后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神经受损程度。于治疗前、治疗后15、30、9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神经受损程度,包括忽视、构音障碍、语言、感觉、肢体共济失调、下肢运动、上肢运动、面瘫、视野、凝视、意识水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