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8
编号:13834225
重症监护病房尿源性脓毒症46例病原菌分布及预后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8
     2株(50.0%);真菌1株(4.2%)为白色念珠菌。入ICU后或转入ICU前患者均进行血培养中阳性10例,培养菌株10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8株(80.0%),粪肠球菌1株(10.0%),MRSA 1株(10.0%)。

    2.4 所有患者血、尿培养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比较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变形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粪肠球菌与MRSA均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其中MRSA对利奈唑胺也较敏感;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伏立康唑敏感。见表3。

    2.4 两组尿、血培养结果比较 两组尿、血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变化较大,最初人们将由严重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定义为脓毒症[8]。根据当前的共识,由于SIRS的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而被新的脓毒症、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断标准取代;2016年美国及欧洲危重症医学会将脓毒症诊断标准定义为感染的基础上合并SOFA评分≥2分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