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22
编号:13820740
内镜下行贲门黏膜套扎缩窄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2
     2.2 三组食道内情况及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4周后,三组食管内pH、食管内压力及GERD-HRQL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镜组食管内pH值最高,食管内压力及GERD-HRQL积分最低;安慰剂组食管内pH值最低,食管内压力及GERD-HRQL积分最高(P<0.05)。见表1。

    2.3 食道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 治疗4周后,三组病理学积分、COX-2及E-cadher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镜组病理学积分及COX-2最低,E-cadherin最高;安慰剂组病理学积分及COX-2最高,E-cadherin最低(P<0.05)。见表2。

    2.4 三组随诊复发情况比较 在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安慰剂共有16例复发,复发率为53.33%,药物组共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26.67%,内镜组共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6.6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010,P<0.05)。同时,手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及安慰剂组(P<0.05),药物组复发率低于安慰剂组(P<0.05)。

    3 讨论

    RE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本病主要因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降低、胃排空延迟,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内压力升高及pH值降低,食管黏膜受损所致。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RE可导致患者的食管黏膜组织出现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增生、乳头向上皮腔面延长、固有层内中性粒细胞浸润、鳞状上皮气球样变及糜烂及溃疡等多种病理改变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