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研究进展
上肢,疗法,1发病机制,2治疗方法
孔凡娥 王楠 郑遵成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于1994 年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归纳为复杂局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Ⅰ型[1],即与交感神经介导性密切相关的疼痛。该病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脑卒中后1~3 个月[2],其发病率达12.5%~70.0%[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手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肤出汗异常。根据表现不同分为三期,Ⅰ期:肩关节疼痛,手指肿胀,活动略微受限,此时周身疼痛范围广,其病程一般维持在3~6个月;Ⅱ期:肩、手部位自发疼痛,手的肿胀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日益严重,出现肩手骨质疏松;Ⅲ期:皮下组织出现萎缩营养不良,手指完全挛缩,肩关节活动丧失,最终导致残疾。目前国内外仍无明确的诊断、治疗方案,临床治疗多为对症支持治疗[4]。本文对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1 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义,不同的研究学者对此看法不同,较公认的机制为中枢系统损伤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5],从而引起患肢疼痛、水肿、痛觉过敏及皮肤温度改变等症状。具体机制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进入到所支配周围神经的神经干,在神经干的小血管周围形成小的神经丛,其游离末梢深入到血管壁上支配小血管[6]。交感神经兴奋时,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及炎性介质,NE 一方面可通过作用于受体增加痛觉敏感性,另一方面通过引起血管收缩诱发疼痛[7]。周志强等[8]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影响血管运动中枢,使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引发血管痉挛反应,进而引起局部组织营养障碍,最终造成肩胛及手部的水肿和疼痛等症状。Braus 等[9]认为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肩胛带肌肉萎缩,一定程度的肌肉痉挛是导致肩手综合征的主要因素。李爱霞等[10]研究显示肌腱损伤、关节囊撕裂等原因,也会导致关节结构发生改变,而促成肩手综合征发生。王昕等[11]认为SHS 与Moberg的“肩一手泵”理论,输液、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及过度牵拉等因素均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