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2年第21期
编号:179685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第21期
骨量,骨密度,1骨质疏松症的分类,2病因研究进展,3诊断标准研究进展,4药物研究进展,5骨形成促进剂,6讨论
     余晓波

    21 世纪后我国对于50 岁以上老人的椎体和股骨的骨密度(BMD)检测结果表明,50~60 岁的人群中,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为20.7%,男性为14.4%,6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升高,女性尤为突出。有调查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为40%,男性一生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13%。骨质疏松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酸痛,临床特征为骨微结构损坏[1],该病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生理性衰退,骨代谢失衡[2]。骨是一种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活组织,是骨细胞生成、破骨细胞吸收旧骨的转换过程[3]。骨质疏松症多发于高龄人群中[4],由于骨质疏松的影响,增加患者骨折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身体和活动功能有很大影响[5],骨质疏松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关节痛、腰痛、行走困难等[6]。研究表明,内分泌疾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且伴随肾功能下降[7],以骨组织矿物质或骨基质减少为表现类型,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8-9]。研究表明,对于骨质疏松症采取及时治疗措施很关键[10]。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研讨,具体内容如下。

    1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第一,由于年龄增长或性腺功能减退导致分泌激素减少等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临床将其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发生在65 岁以上的人群中,另外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多在绝经后的女性群体中。第二,在疾病和药物因素下引发的骨质疏松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第三,特发性骨质疏松,多发生在青少年女性和遗传病史的人群中。

    2 病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退行性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如患者的内分泌变化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展,同时与患者的遗传和钙营养缺失也有密切的关联。骨质疏松症会引发患者出现骨关节疼痛,属于临床上的骨科多发疾病,在患者发病后会引发患者出现腰背椎骨变形和椎间盘病以及颈椎病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症状不明显,并且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一种全身骨骼性疾病,骨质疏松又可被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在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疾病后骨密度会减低,并且其骨脆性增加,严重可引发患者出现骨折。

    2.1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与雄激素等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女性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雌激素有增强骨细胞、抑制骨钙溶出等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