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2年第35期
编号:179063
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月16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第35期
切口,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吴火炎 张孟赐 肖首埕

    创伤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四肢骨折发生率较高,可导致肢体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1]。临床针对创伤性骨折首选手术治疗,且术式较多,包括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夹板或支具外固定等。其中内固定术需切开骨折部位皮肤,在直视下用板材、螺丝固定,具有固定牢固、对位线好等优点,但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2]。外固定术是通过手法复位,采用外固定器进行骨折固定,具有创伤小、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存在稳定性差、美观度差等缺点[3]。这两种术式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劣,选择何种固定方法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为此,本研究对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6 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5 月-2021 年10 月本院86 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文献[4]《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创伤性四肢骨折相关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开放性骨折为GustiloⅠ型;单侧骨折。排除标准:多发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骨折部位感染;心肺肝肾等脏器受损;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病理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入院前1 个月有其他系统炎症;存有认知功能、精神障碍或交流沟通困难。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外固定组(n=43)和内固定组(n=43)。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创、止痛、消肿等常规处理,检查相关生化指标,待患肢消肿后再行手术治疗。外固定组行外固定术:在C 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使骨折端对线、对位恢复,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于骨折断端远、近侧作4~6 个小切口,长度约5 mm,向垂直骨纵轴方向置入2~3 枚骨牵引钉,用针杆夹、杆杆夹连接碳纤维杆和骨牵引钉,形成外固定架固定系统。若闭合复位未获得解剖复位,则在小切口下进行手法复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