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3年第1期
编号:178956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23年2月14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第1期
诊断模型,效能,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韩月 宋丽萍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中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相比小细胞肺癌,NSCLC生长及转移缓慢,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手段[2],并且预后相对较好,而准确的纵隔淋巴结分期是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3]。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肺癌患者常规的检查之一,通过CT 图像上淋巴结的形态和大小,可对其性质进行初步评估,影像医生通常以淋巴结短径≥1 cm 作为发生转移的诊断标准[4]。但临床工作中发现,这一方式对淋巴结早期转移诊断并不准确,并且炎症所导致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也存在假阳性的情况[5],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可以更准确评估淋巴结性质的方法。近年来,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术前检查,其优点是将解剖结构与代谢信息相结合,从分子层面上诊断组织的良恶性,其效能明显优于常规CT[6],但其以SUVmax≥2.5 作为恶性病变诊断标准仍存有争议,本研究旨在引入新代谢参数以提高PET/CT 对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2019 年4 月-2020 年12 月的44 例NSCLC 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 检查。纳入标准:(1)无18F-FDG PET/CT 检查及手术禁忌证;(2)延迟显像在注射显像剂后110~160 min 范围内完成采集;(3)淋巴结短径≥0.3 cm;(4)行18F-FDG PET/CT检查后两周内进行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为NSCLC,明确各区淋巴结性质。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病史;(2)检查前曾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3)合并肺部严重炎性疾病。其中男24 例,女20 例;年龄46~76 岁,中位年龄65 岁;腺癌30 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