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3年第4期
编号:178823
温通柔筋法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第4期
阳气,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玄丽娜 李平 董恒 徐西元 陈爱民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显示,2020 年我国40 岁及以上脑卒中患病人数约有1 780 万人,新发患者约为340 万[1]。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发病率从4%到42.6%不等,其中有2%~13%的患者进展为残疾痉挛[2]。其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精细程度和复杂性远大于下肢,一旦出现痉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影响极大。因此,缓解上肢痉挛、促进分离运动和自主运动模式出现更是整个中风康复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抗痉挛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或注射解痉药物、外科手术及康复治疗等,但均存在一定缺陷:西医解痉药(如巴氯芬、盐酸替扎尼定及肉毒毒素)不良反应多,安全性欠佳;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患者接受程度差;现代康复存在耗时多、花费高、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3]。

    《素问·调经论》曰:“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杂病源流犀烛》云“所以屈伸行动,皆筋为之”,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属于“筋病”“痉证”范畴。《难经·二十九难》云:“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常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模式,即为阴经筋脉(前、内侧)拘急痉挛,而阳经筋脉(后、外侧)相对弛缓。泰安市中医医院康复科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及科室多年的临证思考,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角度出发,提炼出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阳气虚衰,筋脉痹阻”的重要病机,并处温通柔筋法以温补元阳、通络柔筋,同时结合泻阴补阳针刺法补缓泻急、平衡阴阳,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单中心项目,序贯性地纳入2021 年1 月-2022 年9 月于本院康复科住院的存在上肢痉挛性瘫痪的脑卒中患者92 例。(1)诊断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关于中风的诊断标准。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5]《中国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019》,经CT 或MRI 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2)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75 岁以下;③首次发病,病程在6 个月以内;④患侧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 分级为1~3 级,Brunnstrom 分期Ⅱ~Ⅴ期。(3)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高血压、出血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②合并重度认知障碍,或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③对成分药物过敏或服药后有严重不良反应。④接受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治疗。(4)病例终止或脱落标准:①治疗期间患者因病情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