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3年第6期
编号:178754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第6期
单抗,抑制剂,1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2新生儿Fc受体(FcRn)抑制剂,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其他新型药物,5结语
     李福原 张渝 黄柳焕 陶丽菊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cITP)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血小板破坏加速和生产受损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反复的皮肤黏膜出血。虽然ITP 的发病机制不明,但很大程度上是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介质破坏和干扰血小板生产,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及生成减少。依据病程,ITP 可分为新诊断ITP、持续性ITP、慢性ITP、重症ITP 及难治性ITP。其病因未明,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治疗目的是维持患者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在安全水平,防止出血,降低病死率。既往治疗手段包括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外科手术等,但cITP 在治疗上一直是较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cITP 在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cRn 抑制剂及PRTX-100 等药物或能弥补一线药物的不足,给cITP 患者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对近年来新型药物治疗cITP 的现状做一综述。

    1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

    1.1 罗米司亭(Romiplostim)该药与巨核细胞前体上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并激活,促进细胞增殖和活力,从而增加血小板产生,减少出血。给药方案从1 μg/kg 开始皮下注射,每周递增1 μg/kg,直到最大剂量10 μg/kg;若4 周后PC 仍未上升到安全水平,则应停药[1]。Kuter 等[2]对9 项研究进行分析,罗米司亭治疗组血小板反应率≥75%,部分患者停药后仍可保持PC≥50×109/L 持续≥6 个月,且罗米司亭对cITP治疗总有效率达80%,其中35.3%的患者实现了持久的血小板反应,不良反应率低至4.5%,以关节疼痛、头晕、失眠多见。在给药剂量方面,文献[1]发现以较高剂量开始可大大减少出血而不会增加并发症,但会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中和抗体,且在接受罗米司亭治疗的131 例患者中,6.9%的患者出现了骨髓纤维化,但在停药后表现出可逆性。在增加PC 方面,罗米司亭较艾曲泊帕更有优势,在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3]。总之,罗米司亭耐受性良好,使其成为治疗cITP 的有力选择,但理想的给药剂量及最佳给药时机仍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和研究。

    1.2 艾曲泊帕(Eltrombpag)艾曲泊帕是二代口服的TPO-RA,通过与TPO 受体的跨膜结构域结合并诱导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刺激血小板的产生。常规剂量为50 mg/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