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的研究进展
生长因子,内皮,1阿帕替尼抗肿瘤机制,1抑制多种信号通路,2逆转多药耐药性,2血管生成与肿瘤,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的作用机制,4阿帕替尼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晚期小细胞肺癌
姜玉月 黄小碧 庞铭 杨志雄在恶性肿瘤疾病中,无论是在死亡率方面,还是在患病率方面,肺癌都位居前列[1]。在肺癌疾病类型中,主要的类型就是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中几乎超过80%的患者都是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肺癌早期不易被察觉,症状无特异性,所以,大部分的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手术治疗最佳时机已错过,药物治疗就成为首选治疗手段[2]。阿帕替尼属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患者能够直接口服使用。阿帕替尼能够选择性抑制血管生长因子受体,进而能够对其结合产生阻断,最终对肿瘤血管生长进行抑制。阿帕替尼一直被应用在诸多恶性肿瘤疾病中,如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晚期胃癌等,有着诸多优点,如不良反应少、抗肿瘤新生血管作用良好等[3]。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发现新生血管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关联,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4]。因此,在肺癌、晚期肝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也逐渐开始应用阿帕替尼药物,最终获得的临床疗效相对比较理想[5]。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晚期肺癌治疗使用阿帕替尼的研究持续增多,本文对晚期肺癌治疗中应用阿帕替尼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1 阿帕替尼抗肿瘤机制
1.1 抑制多种信号通路
恶性肿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下游信号通路会被磷酸化激活,而磷酸化的发生则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 有着密切关联,一旦下游信号通路被激活,就会加速生长肿瘤血管,加速增殖内皮细胞,加重肺癌病情[6]。阿帕替尼在抗肿瘤疾病过程中,主要是药物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进行竞争性结合,对自动磷酸化产生抑制作用,减少酪氨酸激酶转化为磷酸化,达到对下游信号通路阻断的效果,最终起到抗肿瘤作用[7]。
1.2 逆转多药耐药性
虽然医学水平不断进步,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依然高居不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临床面临诸多的抗肿瘤难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肿瘤的逆转多药耐药性。随着临床对肿瘤逆转多药耐药性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在形成逆转多药耐药性的过程中,ABC 超家族介导的化疗药物外排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如ATP 结合盒蛋白[8]。进一步分析,乳腺癌耐药蛋白、MDR 相关蛋白、P-糖蛋白是ABC 超家族主要成员,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一方面,ATP 会一定程度上结合这些主要成员的表面受体,另一方面,细胞结构会受到ATP 水解产生的效应的影响而出现转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