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椎板,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手术方法,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4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和术前及术后ODI,VAS
谢瑞堂 莫似环 黄冲 覃琼瑶 刁百新 黄延望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脊椎性疾病,大多初始病因为责任间隙腰椎间盘病变,纤维环破裂,继而导致脊柱髓核突出及椎间盘突出后继发的炎症反应、下肢肌力感觉异常等多种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可通过选择针灸、口服药物于前期进行保守治疗,但对于那些经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直至自觉疼痛难以忍受时则需考虑手术治疗[2-3]。随着医学发展及内镜技术的普遍使用,脊柱外科逐渐发展为以微创治疗为主的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开窗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等优势[4-6]。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治疗,但同时研究注意到经相关手术治疗后虽症状较之前有所减轻,但依然会存在一定的腰背疼痛及下肢麻木知觉障碍等[7-8]。因此本研究将PELD 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拟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住院的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纳入标准:①病情诊断符合《脊柱外科学》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 岁;③经过口服药物和理疗等保守治疗3 个月以上没有明显好转;④依从性好,认知水平正常,交流无障碍;⑤自愿加入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椎间盘病变、腰椎滑脱或不稳、广泛腰椎管狭窄、椎体后缘离断或者较大的后纵韧带骨化;②既往有腰椎骨折、腰椎手术、腰椎结核等相关病史;③合并重要器官(如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④病历资料不全;⑤其他不适合参与本研究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40 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手术方法
1.2.1 B 组 采取PELD。患者侧卧于手术台,充分显出背部和腰部,空悬患者腹部,通过C 臂机辅助定位责任节段及责任间隙,通过标记、画线、做反向延长线等以明确穿刺点。常规消毒,注射1%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并在正位透视及标记线下穿刺进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