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理论模型引导下的健康教育改善乳腺癌患者预感性悲伤的价值研究
因性,受试者,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2两组PGAC评分对比,3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比,4两组应对方式对比,5两组RPFS评
王小燕 李燕凌乳腺癌属于妇科临床常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疗法是当前国内针对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1]。然而,上述治疗方案会对患者神经、淋巴管等组织造成一定损害,易并发出血、上肢肿胀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预感性悲伤主要是指面对即将发生的疾病或死亡时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反应,会直接加速恶性肿瘤的恶化,导致患者自残、自杀倾向加剧[3]。故此,如何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预感性悲伤,对该病患者预后转归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主要是按照患者改变的意愿及时间,将行为变化过程细分成5 个差异性阶段,从而对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行为转化干预,促使患者朝行动及维持阶段进行转变[4]。迄今为止,临床上针对乳腺癌患者预感性悲伤的干预研究鲜有报道。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TTM 引导下的健康教育改善乳腺癌患者预感性悲伤的价值并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 年3 月—2022 年8 月接收的80 例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纳入标准:(1)与文献[5]《乳腺癌防治指南》有关诊断标准相符,且经病理检查确诊;(2)均成年;(3)TNM 分期为Ⅱ~Ⅲ期。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病变;(2)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3)神志异常;(4)预计存活期不足6 个月。将患者按照就诊序号的单双差异随机分为A 组及B 组,各40 例。患者均已签同意书,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B 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即在术后予以受试者及其照护者常规健康宣教,叮嘱其谨遵医嘱完成相关康复锻炼,并予以出院后指导。A 组则开展TTM引导下的健康教育。(1)前意向阶段:由护士为受试者详细讲授疾病知识、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等。邀请受试者一起讨论分析行为改变的阻碍因素,并制订干预措施。鼓励受试者开展行为转变尝试,培养健康理念,建立自信。(2)意向阶段:鼓励受试者及其照护者倾诉发病后的内心真实感受,引导其自我总结康复锻炼和积极应对等对疾病康复的益处。有意识地强调积极应对疾病、康复锻炼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