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入路选择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
疝气,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3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3讨论
欧阳根腹股沟疝又名“疝气”,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腹股沟区域腹壁组织出现缺损或组织间隙闭合较差,腹腔脏器通过空隙向体表突触,进而在患者体表形成包块[1]。该病为临床常见疾病,相关研究指出,腹股沟疝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如未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可严重降低患者健康水平[2]。现阶段,手术修补术仍为腹股沟疝治疗的主要手段,并且随着微创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成为临床应用主流,其在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患者术后康复周期方面效果明显,同时疝气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得到多方认可[3]。目前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存在完全腹膜外入路及腹膜前入路两种入路形式,两种入路在临床均有所应用,但是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何种入路方式尚无统一的标准[4]。为不断提高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开展分组对照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入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手术入路提供参考价值,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且选择进行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患者66 例,纳入标准:经临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疝且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治疗;认知、语言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相关调查;腹股沟处存在明显包块。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贫血、造血功能异常或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衰竭;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合并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嵌顿性疝气、绞窄性疝气;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禁忌证;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3 例、试验组33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腹腔镜前方入路行疝气修补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患者体位选择仰卧位,麻醉起效后常规进行消毒、铺巾。肚脐下缘做切口,长度1.5 cm,取12 mm 戳卡插入,建立气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39 字符。